人是一種感性動物。在理智占上風的時候,情感總會來插一腳,而在情感占上風的時候,理智從來都是離家出走。所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逐漸成為人類活動的情感符號,同時越來越走向情感化,感性消費正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越來越重要的消費形式。隨著感性消費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消費觀念也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喜歡”取代“滿意”
感性消費時代的一大特征可能莫過于從“滿意”轉向“喜歡”。也就是說,消費者購物時的判別標準,已經從物質的滿足跨向精神的愉悅。“物美價廉”也逐漸被“工匠精神”等替代,消費者會更加關注產品和
品牌的設計理念、服務能力、個性張揚等。
“愉悅”取代“功能”
在感性消費時代,功能背后的快樂體驗愈加重要。因此,在這個時代,要想征服消費者必須在產品的愉悅特征上下足功夫,從完整產品的角度經營產品,從觸點管理的角度經營品牌,把理性與感性并舉,把消費與娛樂兼顧。
“口碑”取代“廣告”
在感性消費時代,口碑取代了廣告,人們更多相信自己的親身體驗以及親朋好友的推薦。未來企業的傳播方式將進行革命性的改變,把重心從廣告轉向公關,更要轉向口碑傳播。一個好的口碑,有可能把一個品牌推向天堂。
在經濟領域,存在一個奇怪的定律:經濟的一半是感性,感性的全部是品牌。所以在這個感性消費的時代,吊頂企業要想征服消費者,就必須會做品牌。那么,到底如何做品牌才能成功駕馭這個時代呢?
建議一:開創新品,而非“吊死”在一棵樹上
在大品牌時代,一個品類就像一棵大樹,每個分枝上都掛滿了世界級的品牌。即便在細枝末節中發現一些本土品牌,也都是在這個品類上耕耘多年的一線品牌。目前的集成吊頂行業,品牌繁多但是一線品牌卻一直是這么幾個,想要打破這種形勢如果單靠模仿是絕對無法成功的,所以開創
新品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一如當年友邦在吊頂行業魚龍混雜時發明集成吊頂一躍成為新行業的龍頭企業。
建議二:收縮焦點,而非遍地開花
新的時代,企業應懂得聚焦,懂得點的突破。海爾就一直不懂這個道理,從電冰箱開始,隨后又進入了白色家電、黑色家電,再進入電腦業、制藥業、房地產業、金融業、文化產業等,幾十年下來后,卻沒有一款產品能夠讓人記住。所以吊頂企業應該注意聚焦業務,專注眼前的吊頂研發設計,謹慎讓今天的海爾成為明天的自己。
建議三:情感取勝,而非冷漠交易
感性消費時代,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以及品牌忠誠,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一個品牌的生死存亡,就如可口可樂的粉絲會強烈抵制新可樂。所以吊頂企業要想贏得更多的顧客,掌握市場的主動權,就必須注重消費者對吊頂產品的全程體驗,同時在情感層面進行滲透,用一系列充滿溫情的
營銷活動,成為他們的朋友和親人。
如今,感性消費時代的情感營銷已經成為品牌和消費者建立良好關系的最有效方式,營銷的最高境界不是把產品賣到消費者手中,而是把產品賣到消費者心中。